新形势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覆盖数据基础建设、空间规划编制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及开发利用、自然资源综合业务管理,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监管的全过程。其中,数据是基础,规划是引领,实施是落地,监督是保障。可以发现,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再只是关注规划编制与管理,还关注落地性,更加强调实施监督。
从“多规合一”的角度来理解,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工作可以理解为“多规合一”工作的全面拓展,是国土空间治理模式的全面升级。过去几年,各地都在积极地对“多规合一”进行差异化探索,将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,实现一本规划、一张蓝图,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、内容冲突、缺乏衔接等问题。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是从冲突识别,规划协调等规划编制、审批管理阶段进行延伸拓展,对现状感知、规划编制、规划审批、规划实施、监测评估预警等国土空间治理全流程进行支持,并对过程中沉淀的知识成果进行管理,提高决策科学性。
因此,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与保障,是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全程的重要信息抓手。
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实施监督信息系统(以下简称“系统”)是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成的一个应用系统,旨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,加强规划实施监管,并为逐步实现可感知、能学习、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规划提供重要基础。根据系统的定位,需满足多源数据汇集、国省市三级纵向传导、信息横向关联、面向多个业务场景定制化推送专题数据等需求。
系统的核心功能要求包括自然资源一张图、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、空间规划成果审查管理、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、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管理等。
为实现系统的可落地性、合理性、实用性、科学性及可持续性,系统的建设工艺具体可以细化分解成以下内容:
以国土空间治理及规划体系建设要求为导向,结合地方禀赋与战略发展差异,拓展、修改完善相关标准,并与上级政府下发的建设标准规范指南进行充分对接。具体包括:监测采集标准、监测数据成果建库标准、数据库成果汇交标准、指标计算技术标准、评估预警技术规范等。
通过数据汇交组织工具抽取多部门单位的成果数据,完善数据资源体系,形成共享数据服务池,支持数据的横向互联互通与纵向传导汇交。
以应用的具体需要为基本导向,结合现有的数据资源建设,对指标、模型的算法及数据需求开展深入分析梳理,建立数据资源体系。
从安全、绿色、创新、开发、协调、宜居六大维度梳理指标,形成指标专题,并从行政层级传导、更新周期需求、数据来源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梳理,通过模型把数据转换成指标,再落到国土空间治理的业务应用场景中,为国土空间实施决策提供依据。
梳理各项指标的应用场景、指标算法,理清数据来源,落实指标模型的评价类型,评价方式,结合差异化的空间需求进行指标模型体系的设计,建立模型-指标-数据传递关系,为后续的信息化模型建设与空间化精细化的实施评估打好基础。
指标标准库建设
针对国土空间精细化发展的要求,以及空间的战略定位与基础建设不一的实际情况,建立空间化的标准与模型,支持空间图层的标准值、模型参数、模型类型的写入,支持实现全域空间化、精细化适宜性的规划实施监督工作。
对监测评估预警涉及的指标、模型进行知识化地运维管理,重点对数据源、更新周期要求、应用推送部门、推送场景、目标值微调等日常工作中存在调整情况的配置进行便捷操作。同时支持模型及模型运行成果的可视化表达,实现决策管理一体化。
通过计划任务实现各知识模型定期的自动运行,或通过事件触发的方式手动运行,从而实现数据的定期自动更新,并同步形成数据更新操作日志与统计结果。便于维护数据的同步性,实现智能化实施监管。
动态监测:对全市域的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,统一呈现,重点对数据的更新周期、更新时间线、覆盖程度、监测的具体指标时序变化趋势等进行持续监管,并以集中报表,图表联动的形式呈现,实现智能化动态监测。
周期体检:结合国家监测指标要求,对安全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宜居六个关键维度展开周期性的体检,基于单项指标的监测值结合空间化的目标值、参考值进行评分,并形成综合评分,支持图文联动与时序趋势的监测,实现对国土空间健康态势的智能化识别。
专项评估:结合人口、活动、经济大数据,汇集空间单元的开发利用情况,进行时间、区域等多维度比对。从节约集约用地角度出发,汇集全市土地使用的情况、开发成本及地均GDP等经济数据,支持土地集约利用、存量挖掘等开发利用决策。
及时预警:以及时预警为核心,对国土空间实施情况情况进行月度总结动态报表呈现,支持图表、表表联动,支持具体案件的定位与详细信息的查询,以模板化,配置化支持数据的智能抽取与实施预警月报的智能生成,实现对国土空间实施情况的快速掌握、可视化感知。
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上下级层级衔接,同时对接规划编制、规划审批、用途管制、开发利用、执法督察等系统,将监测评估预警的专题数据推送到对应的应用系统中,为各项业务的审查提供决策的依据,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全流程提供应用支持。
面向规划编制:
编制前通过数据治理,汇聚统一、标准、规范的全域空间规划数据、专项数据等,并支持个性化的数据抽取与筛选。编制中提供分析模型,可以结合地方差异性进行参数配置。编制后以规范化入库工具,支持规划编制成果的快速入库、数据修复及版本管理,提供专题配置模型,知识解译模型,图表可视化模型。提高空间规划研究分析的效率及规划成果的管理效率。
(专题数据的个性化抽取筛选)
面向规划编制审查:
通过梳理分析五级三类空间规划的审查要点,建立相应的审查模型,支持空间审查,指标审查,规则审查,审查,实现自动化审查,并提供审查报告,让规划编制审工作更智能更高效。
(自动化技术要点审查)
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:
通过数据治理,汇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数据,以及专题的可视化配置,实现对国土空间,建设项目的持续关注,在保障了数据一致性的同时,让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更加因地制宜。
(全生命周期空间关联)
通过梳理分析建立的开发利用专项模型,结合数据治理形成的全域开发利用信息数据,能够对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效益,节约集约使用情况进行分析,辅助选址,辅助空间规划决策提高存量挖掘效率,让建设投放更精准。
(智能化项目辅助选址)
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各个环节建立监测评估预警探针,通过对业务系统的关键数据抽取,并结合相关法规规范等定制的评估预警模型生成预警结果专题,推送回业务实体,作为必要的审查内容。
(面向国土空间治理建立预警探针)
特点一
全要素、全覆盖、
全过程信息服务
特点二
空间化可落地的
量化指标管理
特点三
构建全业务管理闭环
特点四
构建长效机制
针对指标模型标准体系会根据新发展的兼着需求动态变化的情况,构建可拓展的指标模型标准体系,以高配置、高拓展能力提高建设效率。